NOW LOADING PAGE
移民项目
移民新闻

加拿大公校私校对比

加拿大的学校体系分为公立和私立。公立学校又分为普通公立学校、教会学校和法语学校。私立学校分为普通私立学校、顶级私立学校(相当于贵族学校)、男校、女校和法语私立学校。 

菲沙研究所每年公布的加拿大各省中学排名对于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和居住地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但是如果简单地只看排名,则会得出公校不如私校的结论。事实上,从培养优秀人才的角度来考虑,公校和私校旗鼓相当,谁都没有特别的优势。每年公校私校都有优秀毕业生被世界顶尖大学录取,生源相当分散,并不是只集中在私立学校。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菲沙研究所的学校排名?公校和私校有什么区别?应该选择公校还是私校? 

正确看待菲沙研究所排名 

菲沙研究所把公校、私校混合排名,有对公校不公平的地方。 

菲沙研究所采用如下几个指标进行评比排名:平均考试成绩(Average exam mark)、不及格百分比(Percentage
of exam failed)、学校评分与省考得分差距(School vs exam mark
difference)、英文科目男女生得分差(English gender gap)、数学科目男女生得分差(Math gender gap)、毕业率(Graduate
rate)和留级率(Delayed advancement rate)。

首先,公校每年级的学生数目远比私校的学生人数多,有的是私校的四五倍以上。计算排名主要因素的平均考试成绩和不及格百分比时对公校相当不利。 其次,另外两个对公校相当不利的排名因素是留级率和毕业率。对于公校来讲,由于不能通过考试选拔学生,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加上人数众多,必然有人不能毕业或留级。另外新移民刚到加拿大英文不佳,转学、移民回流等都影响毕业率及留级率数据。反观私校,由于学生在求学期相对稳定,毕业率基本上是100%,留级率也几乎接近于零。对某些私校而言,学生留级就意味着“走人”。拿这两项指标对比,对于无法择优选择学生且人数众多的公校来讲也不可能是私校的对手。 很显然,使用上述指标对公校私校混合排名,公校没可能比得过私校。但是这并不能表明私校优于公校。 

既然如此,我们如何利用菲沙研究所的排名呢?我们可以将公校私校分开,独立排名,公校跟公校比、私校跟私校比。这样就能相对公平地显示各学校的实力。 

公校私校主要区别 

区别1:生源 

上公立学校,是每个公民的基本合法权利,所以无需考试,无需提供任何家庭背景资料。小学和初中都是按区就近读书,高中也有学校的学区线,报名时要提供本学区的居住证明。跨区读书是不允许的,只有法定学区内学生才能就读该学区内的学校。公立学校因为是义务教育,所以不能拒绝任何来源和背景的学生。只要在学区内,学校必须无条件收录学生。而对于一些先天残障的孩子来说,学校会为他们申请特殊教育和帮助,教育局会根据学生的需求,派专人来照顾有需求的学生,或是提供专项服务。 

私校不分学区。私校的高收费决定了其生源与公校不同,学生基本都来自高收入家庭。学校的门槛高,孩子父母的收入高,家庭教育环境比较优裕,子女的教育特别受到重视,所以校风较好。 

区别2:入学要求 

加拿大公校施行的是12年级义务教育体系,一般来说,学校根据家庭的住宅区域和地点来收取学生。公立学校让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不仅仅是教育局的责任,它是全社会的责任。但这样当一些不良行为的学生出现时,除了好言好语的教育,学校基本没有强硬措施控制这些学生。 

私立学校,独立收费,越好越名牌的私立学校越贵,并且私校入学要求很高,并不是有钱就可以上。直接报考私校幼儿园的低年级学生需要通过面试或者是通过学校简单的考试;中年级从公校考入私校的学生,都必须要有北美统一的SSAT(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考试成绩。之后还需要通过该私校的面试,才能取得入学许可。私校一般会用自己的方式选择它想要的学生或它认为可培养的类型。有些好的私校为了保证学生的素质,还要进行对家长的面试,其实它是在考查家长的实力,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 

区别4:教学资源 

统计局的研究报告从师生比、年度教学时间、平均每位学生拥有的电脑数量以及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比例这四个方面对公校和私校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在数字上并无大的差别,比如公校的师生比是17,私校的则为17.8。而且,能得到学校教师特别辅导的机会以及教师给予家长反馈的频率在公校和私校几乎没有差别。因此,从学校资源和教学这些因素来说,公校学生与私校学生在学习成绩上并无差别。 

区别5:班级规模 

公立学校在小学5年级以下,每个班不能超过21个学生,5年级以上每个班不超过32个学生。教师一般都是公务员,流动性较小,比较稳定。 私立学校的每个班通常只有16个学生或是更少,所以学生更加容易得到老师的关注。教师一般都是聘用制。 

区别6:课程设置 

公校除了提供为大多数学生设计的普通教学课程以外,有的学校还设有语言课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或者大学预修课程AP(Advanced Placement)。 

公立学校开设的课程私立学校都有,同时私立学校是公立学校的补充,弥补了公校弹性不足的弱点,且私校会为学生做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有利于移民学生尽快完成ESL课程。并且,私立学校的功课会比较难一些,对学生来说更有挑战。 

区别7:基础教育 

北美的中小学教学体系比较灵活,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但随之的附带效果便是宽松的自由松散性,尤其是那些读书不自觉的孩子,入了加拿大的公立小学、中学真是到了自由的天堂。华人家长抱怨学校的基础教学薄弱,无论是数学,还是第二语言法语,在小学阶段都学得极为肤浅。 

私校的教学体系就大为不同,他们抓基础教学,所以,所有的科目设计全部超出省教学要求大纲,单单就法文来说,私校的同等年级比公校要超出三个学年。公校考入私校的孩子最头痛的就是法语这门科目,英语、数学都不差。 

私校从8年级开始,把法语班分为beginner/regular/advanced,每个私校的叫法不一,但大致为三个程度划分,结果就有了“老生、新生”一说。所谓老生,就是从小读私校的,水平比较整齐。新生,就是离开公校半路出家考入私校的孩子,他们个个是踌躇满志,偏偏在法文上摔跟斗,于是被编排到Beginner班上,从头来过。 

区别8:英语考试 

公校设有ESL,
把英语差的学生和正常学生分开, 有的学生5、6年都跳不出ESL班,这不仅使得孩子自信心收到严重的打击,更是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和升学在公校的10-12年级,有ESL背景的孩子只能选修数学等有限的课程,无法正常选修英文课程及社会课程,拿不到上大学需要的80个学分,不能正常毕业。所以公校ESL学生的压力很大。 

大多数私校没有ESL班,但是有SSAT考试, 这就把大多数还在ESL的学生挡在门外。新移民学生想考入理想的私校, 一般需要至少2年的时间准备。然而,私校的学生从小开始学习法语,中国学生中途考进去以后除了要继续提高英语,还要从头学习法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区别9:课外活动 

相比私校来说公立学校的课外活动相对较少。 私校虽然学费高,但资源多,提供各类课外活动和竞赛,给学生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此外老师给予每个学生的关注度高。 

区别10:管理方式 

公校一般一年两个学期,学生一般在下午3:10就放学。 

私校:很多私校会在安排学生在4:00PM以后放学,对于私校来说,管理学生方式比较灵活,很多私校可以按自己的情况有3个学期。多数私立学校采用传统教育方法教学。学生穿统一校服,服从校规,用严格的方法教育学生,与公校不同的是,私校基本上都提供寄宿安排。 

区别11:校风学风 

公校竞争相对私校而言不那么激烈。学生学习相对轻松。能读得起私立学校的家庭必竟是少数,所以公立学校的教育成绩就很受大家关注。好的公立学校不但有良好的学风,而且会有很好很优秀的学习项目以帮助不同特长的学生发挥他们的长处,比如艺术班,商业班,贸易班,电脑班,媒体班等等,对于天资好的孩子,还有天才班,尖子班,超前班等。 

私校的校风竞争激烈。在私校里,超前学习、学AP的风气甚烈。每个学年的三学期都有考试,情形如同中国大陆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孩子从小知道Academy的重要性,更知道分数的重要性。相对公校,私校的学习气氛更浓,学生的整体水平较高,因此各科进度会加快一些。学生在私校的11年级的时候会完成12年级的英语以及数学省考, 这样到了12年级的时候可以全心全意地对付大学申请。 

区别12:毕业目标 

公校的责任是义务教育,不会因为学生成绩影响招生和经费,可以坚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大多数公校毕业的学生上了加拿大的大学或院。 

私校的学生基本都有考美国大学的目标。不能说公校就没有考入美国长春藤学院的学生,但私校的学生大部分人考大学是冲着美国的榜上大学去的。他们的家长有实力送子女上美国大学,所以,到了11年级时候,补SAT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另外,公立私立学校最大区别当然是公立学校是完全免费的,国家义务教育K-12年级;而私立学校是收费的,越好的私立学校越贵。私立学校提供住宿,住宿费也是一笔大开销。 

选择公校还是私校 

选择公校还是私校,首先要考虑当然是家庭经济条件。私校花费昂贵,如果超越家庭所能承担的范围去上私校,显然是不理性的。 

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如果父母希望子女在一种父母欣赏和认同的特殊教育方法或环境中成长,则可以选择私立学校,如教会学校、老牌“贵族”学校等。如果你的孩子有特别的天分和才艺需要,公立学校无法满足你的要求,你也可以选择相应的私校。如果你的孩子自律性非常差,相信私校也会帮上你的忙。除此之外,建议你选择排名靠前的公校。毕竟作为加拿大的纳税人,你的孩子有资格享用免费、优质的加拿大义务教育。而且,公校也更接近我们真实的社会,对新移民子女结交新朋友、融入社会都会更有好处。 

选择公校的考虑因素 

选择了特定的公校,就意味着要在该学区居住。如果选择私校,只要不怕接送麻烦,可以在任何喜欢的地方居住。如果决定选择公校,有几个主要因素要考虑: 

1.学校排名 

传统名校的教育质量都比较高,名学区社区环境及治安也好; 

2.ESL比率 

新移民喜欢聚居的区域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比率已接近或超过15%,对华人子弟来讲容易结交华人朋友、可以渐进式融入社会,但对英文学习不利; 

3.家庭平均收入 

平均收入高的学区家长不用为生计奔波,重视教育并有时间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而家长重视和参与是保证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菲沙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家庭平均收入高的学校排名也较高; 

总之,选择公校和私校要因家庭条件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定。 公校能够提供大众化的教育。如果孩子努力,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开展课余活动(包括补习)开发自己的潜能,是能够取得好成绩的。私校更容易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更多的活动安排有利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公校有突出的孩子;私校也有优秀的孩子。如果孩子健康快乐又乐善向学,在公校也能考上名校;如果孩子定性不强,学习缺乏自觉性,那么,读私校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另外,说到加拿大的贵族私校,就不得不提到CAIS论证,那么什么是CAIS呢? 

CAIS全称为Canadian
Accredited Independent School,也就加拿大独立学校认证协会。CAIS创立于1981年,是个独立而权威的全国性私校审查机构。它对待资格认证的私校有一百多项考核标准,并要求学校至少成立5年,能提供过去3年的学校运营细节、财务报表、学生学业状况,德育培养状况,连续考核2-3年,包括实地考察,才会最后发放资格证书。 近一半的CAIS私校在安省(38所),接下来是卑诗省(18所)和魁省(16所)。63所CAIS私校是走读,只有28所CAIS是走读兼住宿(其中14所在安省)。70所是混校,7所是男校,16所是女校。CAIS的私校认证名单里目前没有包括国际学院,因为它主要是服务加拿大本地学生的。 

CAIS的出现为家长选择私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标准。我们通过CAIS认证资质,缩小选择范围,比如,在安省的900家私校里,只有38所具备CAIS资质。虽然认证资质不是衡量学校质量的唯一标准,但可以作为重要参考的因素之一。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查询菲莎研究所:https://www.fraserinstitute.org/school-performance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查询CAIS官网:https://www.cais.ca/